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是臨床常見的乳腺疾病,以乳頭溢液與乳腺腫塊為主要臨床癥狀,發(fā)病率很高,有一定可能發(fā)生惡變,因此必須切除,目前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有多種手術方式,有一定治療效果,下面為大家介紹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手術切除方法。
?
1、直視下手術:術前進行相關乳腺檢查,仔細檢查乳暈周圍,通過輕微壓迫的方式明確溢乳導管的大致走向,并做好相應標記。手術開始時,切開皮膚并分離皮下組織,找到導管開口并進行鈍性擴張。檢查導管內是否有淡黃色、咖啡色或血性液體流出,確定病變導管的位置。游離導管,仔細探查確認單發(fā)或多發(fā)瘤體的位置,連帶導管進行完整切除,收集標本送檢。
2、染色定位手術:手術開始時,利用細導管穿過溢液導管開口注入美蘭、龍膽紫或亞甲藍等染料,保持一定的壓力和時間將染料送至乳頭遠端,根據(jù)乳房組織染色情況,確定具體切除區(qū)段,進行病灶導管充分分離,完整切除,收集標本送檢。
3、乳管鏡下手術:使用纖維乳管鏡與配套擴張針,首先從細到粗地進行溢液乳管的擴張,直到合適的直徑,接下來在顯微乳管鏡的定位下,根據(jù)乳管病變走向切開皮膚與皮下組織,實施乳管分離,用電刀進行占位病灶的完整切除,收集標本送檢。
4、麥默通微創(chuàng)旋切手術:在超聲的引導下,精確定位腫塊的位置,確定穿刺點后,在其上切開0.3厘米的切口,使用旋切刀,從切口插入至病灶的底部,確保病灶完全處于旋切刀的前端凹槽;然后開始旋切病灶,直到超聲顯示無病灶殘留為止,收集標本送檢。此方法具有創(chuàng)傷小、術后恢復快,一次手術可以進行多次切除等特點。
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手術治療關鍵在于準確定位與確認病灶,目前手術也在朝著更簡便操作、更準確定位、更徹底切除的方向精化。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選擇正確的術式,清掃干凈病灶,并且定期復查,預防復發(fā)。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克魯尼網(wǎng)站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提示:本文觀點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網(wǎng)站客服核實,本站將于7個工作日內處理。